今天是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欢迎访问江西省人才测评中心网站! 人才测评热线:0791-86660579 | 招考命题:0791-86660579
江西省人才测评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江西省2025一大批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合集
发布时间:2025-07-30 14:21:30 阅读量:
萍乡市2025年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赣人社规〔2025〕1号)、《萍乡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萍办发〔2017〕13号)、《萍乡市市直事业单位进人管理暂行办法》(萍办发〔2012〕18号)精神,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一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引进对象和条件

(一)引进对象

1.博士研究生;

2.硕士研究生;

3.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4.急需紧缺人才。

(二)引进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符合岗位所需的任职资格、职业资格及技能要求;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3.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调查的人员,尚未解除党纪、政务等处分的人员;

4.萍乡市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以及原为萍乡市范围内在编人员且离职未满6个月的(即2025年1月29日及以后离职的);

5.原为萍乡市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服务期未满离职的人员;

6.近三年曾入围萍乡市范围内人才引进体检环节后,自行放弃引进资格的报考人员;

7.在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国家考试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尚在禁考期内的人员;

8.考生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所列情形的岗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

9.采用远程方式学习(包括新入学和继续学习的情况)所获国(境)外文凭证书的人员;

10.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11.现役军人;

12.具有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

二、引进岗位计划及条件

1.引进计划

本次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计划共9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90人,急需紧缺人才1人),具体引才岗位及条件详见《萍乡市2025年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表》(附件1)。

2.学历学位及资格条件

以研究生身份报考高层次人才岗位和急需紧缺岗位的人员,国内高校毕业生须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或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研机构就读,就读期间脱产在校学习,且就读期间人事关系(个人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转入就读院校或科研机构。以本科生身份报考急需紧缺岗位的人员,国内高校毕业生须通过全国统一的高考、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在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就读,就读期间脱产在校学习,且就读期间人事关系(个人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和组织关系转入就读院校或科研机构。以上两类人员需同时在2025年8月31日(含)前取得相应层次的学历、学位证书。

国(境)外高校毕业生须在报名前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同时提供护照及签证、出入境信息以及国(境)外课程的成绩单(毕业国原件及公证处公证的翻译件)等。

以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报考的人员,需在报名前取得相应的职称证书。

有资格证书(如教师资格证、医师资格证等)要求的岗位,报名人员需在报名前取得相应的证书。

江西省认定的全国性及以上重大体育赛事指奥运会(含冬季运动会)、全运会(含冬季运动会)、亚运会(含冬季运动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全国锦标赛。

3.专业要求。专业分类参照《学科专业目录汇编》(附件2)执行,专业名称后括号中的数字为学科专业代码。报考人员所学专业名称和代码必须与招聘岗位要求一致,请特别注意区分学术硕士、专业硕士代码和本科代码。

目录中未列入的专业,考生可选择岗位表中相近专业报考,所学专业需与岗位要求专业的主修课程基本一致,报名人员在资格审查阶段提供相应的学习课程等佐证资料(如毕业院校教务处、研究生院或学院盖章的专业课程明细,与符合条件的专业课程对比说明,毕业院校专业设置说明等),经主管单位商市人社局同意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对含有两个以上培养方向的专业,如引才岗位已明确具体培养方向的,报名人员须符合具体培养方向方可报名。如专业目录中的“(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其岗位条件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方向)”,那么专业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不可报名。除专业目录有列出培养方向的专业外,其他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后面以括号等形式列出的培养方向不能作为报名专业的依据。

本科新旧专业名称不一致的,可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按照对应的新专业名称进行报考。

4.年龄的计算。年龄计算方法为:30周岁以下是指1994年7月30日(含)以后出生,35周岁以下是指1989年7月30日(含)以后出生,45周岁以下是指1979年7月30日(含)以后出生,以此类推。

5.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除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外,根据《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5届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赣教高字〔2024〕57号)规定,报考我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其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2023年、2024年)未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工作岗位的,均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未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工作岗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岗位。

6.岗位要求工作经历的,计算时间截至2025年7月29日。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经历,不论是否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均不视为工作经历。工作经历证明须提供用人单位为考生缴交的社保凭据,或劳动合同及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流水(工资发放时间及金额应相对固定),或从事个私经济相关证照等佐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提供单位出具的证明和养老保险凭据即可。

7.各岗位服务年限不低于5年,与用人单位签订不少于5年服务期的协议。一经聘用,未完成岗位相应服务期的将依据聘用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三、考核形式

(一)萍乡市人民医院博士研究生岗位

萍乡市人民医院博士研究生岗位(岗位序号1、2、3)采取认定方式进行考核,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卫健委组织相关专家评审认定。报名与资格审查、体检、考察、公示等事项由萍乡市人民医院和市卫健委统一组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资格复审。报名方式、条件、审查等联系萍乡市人民医院,联系方式:0799-6881702(萍乡市人民医院人事科雷科长)。

(二)其他岗位

1.市直事业单位所有岗位(萍乡市人民医院博士研究生岗位除外)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

2.笔试为综合知识测试,综合知识根据引才岗位分11类,分别为:综合知识、综合知识(教育基础知识)、综合知识(西医临床)、综合知识(中医临床)、综合知识(公共卫生)、综合知识(药剂)、综合知识(体育)、综合知识(药品检验)、综合知识(电器检验)、综合知识(计量)、综合知识(陶瓷检测),具体见附件1。

综合知识试卷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教育基础知识)试卷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及政策、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西医临床)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基础医学知识、西医临床医学知识、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中医临床)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基础医学知识、中医临床医学知识、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公共卫生)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公共卫生管理知识、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药剂)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基础医学知识、药剂学知识、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体育)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知识、举重项目专业知识、运动心理学、运动教学、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药品检验)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药物分析、药品检验、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电器检验)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及电子技术相关知识、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计量)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材料力学知识、机械工程知识、控制工程知识、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综合知识(陶瓷检测)笔试内容范围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知识、自动控制理论知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控制技术知识、政治理论、经济知识、法律常识、时事、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等。

3.面试分为结构化面试、试讲两种形式,具体见附件1。

结构化面试主要考察应聘对象的逻辑思维、组织协调、临场应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形象气质、举止仪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等。

试讲主要考察考生设计教学和实际授课的能力。试讲分为无生试讲和有生试讲两种形式。中共萍乡市委党校、萍乡卫生职业学院采取无生试讲形式,通过随机抽取指定教材(试讲教材范围见附件3)章节进行考察;萍乡市体育学校岗位采取有生试讲形式,主要考察考生指导学生以及与学生互动的能力。

四、引进工作流程

本次高层次人才引进采取网上报名方式(不含萍乡市人民医院博士研究生岗位,即岗位序号1、2、3),实行诚信报考制度,请考生仔细对照岗位条件报名。

(一)报名

1.报名。考生可于2025年7月31日9:00至2025年8月6日17:00期间登录萍乡市人事考试网(http://0799.jxpta.com),进入考生注册页面,仔细对照所报岗位条件,诚信报考。每位报考者仅限报考一个岗位,不符合岗位条件者,请勿报名和参加考试;若参加考试的,成绩一律无效。

2.网上打印准考证。考生可在2025年8月12日9:00至2025年8月16日9:00期间登录萍乡市人事考试网打印准考证。

(二)笔试

报名成功的考生进入笔试环节。笔试时间为2025年8月16日,考点设在萍乡市,具体见笔试准考证。笔试总分100分,不限开考比例,根据笔试总体情况划定最低合格线,未达到最低合格线的人员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三)确定面试人员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岗位引进人数以1:3的比例确定入围面试人员(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入围面试)。未达到1:3比例的岗位,所有达到笔试最低合格线的人员均入围面试。入围面试人员名单将在萍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萍乡市人力资源网、萍乡市人事考试网公布。

(四)资格审查

面试前将对入围人员进行资格初审与复审。报考者应仔细阅读本公告公布的引进岗位资格条件,选报符合条件的岗位。如对自己是否符合岗位资格条件有疑问,应先向引才单位咨询,确认符合条件后再填报。考生对资格审查有疑虑的可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咨询,资格审查的终审权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场资格复审通过后领取面试通知书。资格审查时间、地点及审查所需材料将在萍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萍乡市人力资源网、萍乡市人事考试网通知。资格审查贯穿整个引进过程,报考人员须对本人填写的信息、提供的证件和有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若有虚假,一经查实,取消其考试或引进资格。如提供不准确信息造成无法与报考人员联系而影响考试和录用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自己承担。

(五)递补

因资格审查不合格的,从本岗位未入围面试人员中按笔试成绩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递补(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递补),递补人员须达到笔试最低合格线并通过资格审查后方能参加面试。无人可递补时,将组织现有入围人员面试。面试当天放弃的不予递补。递补入围面试人员名单将在萍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萍乡市人力资源网、萍乡市人事考试网公布。

(六)面试

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面试无论采用一种形式还是两种形式相结合,每种形式的面试总分均为100分,设置每种形式面试的最低合格线70分,未达到合格线者不予引进。

  • 五、成绩计算

1.“笔试+结构化面试”岗位总成绩=笔试成绩×50%+结构化面试成绩×50%。

2.“笔试+试讲”岗位总成绩=笔试成绩×50%+试讲成绩×50%。

3.“笔试+结构化面试+试讲”岗位总成绩=笔试成绩×40%+结构化面试成绩×30%+试讲成绩×30%。

笔试成绩、结构化面试成绩、试讲成绩和总成绩均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保留两位小数。

六、体检、考察和公示

(一)体检

根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岗位引进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对象(总成绩相同时按照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萍乡技师学院、萍乡卫生职业学院、萍乡市体育学校岗位体检标准参照《江西省申报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修订)》(赣教规字〔2021〕3号)执行。其他岗位体检标准参照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体检工作实施前,国家、省出台新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体检工作由市人社局统一组织,入围体检的人员须携带本人有效期内第二代身份证参加体检,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不按要求参加体检的,作自动放弃处理。

(二)考察

体检合格者列入考察对象,由引才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其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进行考察,并对引进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三)公示

体检、考察合格人员,确定为拟引进对象,在萍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萍乡市人力资源网、萍乡市人事考试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因体检、考察、公示不合格或体检名单公示后考生自动放弃造成的空岗,一律不予递补。

七、聘用与待遇

1.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引进的人员,办理引进聘用手续;对反映存在影响引进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聘用,待查实并作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聘用。引进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备案手续,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列入事业单位编制(其中萍乡卫生职业学院使用备案制编制),试用期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2.符合条件的引进人员,可按《萍乡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萍办发〔2017〕13号)、《关于促进各类院校毕业生来萍留萍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萍府办发〔2022〕13号)等文件规定享受相关政策和待遇。

八、其他事项

1.本次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也不安排、不委托、不授权任何社会机构和个人举办各类培训。

2.考生报考时,有关岗位条件和资格审查问题,请咨询引才单位(引才单位联系电话见附件1);有关报名技术和考务问题,请咨询萍乡市人事考试中心。

3.本公告未尽事宜由萍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政策咨询电话:

0799-6834755  萍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市场科

考务咨询电话:

0799-6791980  市人事考试中心

监督电话:

0799-6832764  萍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纪委




萍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29日

铜鼓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县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作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研究,拟同意面向全县乡镇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县在编在岗小学教师公开遴选县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现将铜鼓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遴选岗位

县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2人。

具体岗位详见《铜鼓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岗位表》(附件1)。

二、报考条件

(一)遴选范围

铜鼓县乡镇所属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全县在编在岗小学教师。200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需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或国家政策性安置方式进入事业单位。

(二)报考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3.年龄为40周岁及以下(岗位有具体要求的以岗位要求为准);

4.近3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试用期除外);

5.须在编在岗工作满3年(“三支一扶”人员、特岗教师、大学生专职村干、定向培养人员按规定服务期执行);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7.符合遴选岗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不得报考的情形

1.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2.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于刑事处罚的;

3.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4.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的机关审查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5.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6.按照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最低服务年限的;

7.尚在试用期内的;

8.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考生不得报考应聘后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

9.主管部门因工作需要,不同意参加遴选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报考注意事项

1.专业要求

(1)遴选岗位条件中的学科专业按照《学科专业目录汇编》(附件4)设置,专业名称后括号中的数字为学科专业代码。报考人员所学专业名称和代码必须与遴选岗位要求一致,请特别注意区分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代码。

若报考人员所学专业未列入《学科专业目录汇编》的,可以选择遴选岗位中的相近专业报考,其所学专业须与报考岗位要求专业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相同,且主要必修课程基本一致,并在资格审核时提供招生简章、毕业证书、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须毕业院校的教务处或研究生院盖章)、毕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说明等材料,由遴选单位在资格复审阶段按有关规定进行专业认定。对含有两个以上培养方向的专业,如遴选岗位已明确具体培养方向的,报名人员须符合具体培养方向方可报名。如专业目录中的“(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其岗位条件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方向)”,那么专业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不可报名。除专业目录有列出培养方向的专业外,其他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后面以括号等形式列出的培养方向不能作为报名专业的依据。

(2)往届毕业生中新旧专业名称不一致的,可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按照对应的新专业名称进行报考。

(3)辅修专业报考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学历证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学厅函〔2014〕14号)规定:高等学校只能为取得本校学籍的学生颁发并注册一份学历证书。单独的辅修证明不能证明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学历、学历性质等完整内容,不能作为“所学专业”的证明材料。辅修专业证书与学历、学位证书配合使用,一般不单独作为学历、学位证书使用。

(4)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报考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规定:第二学士学位采取全日制学习,纳入高校学籍管理系统。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按现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管理办法颁发,毕业学生按当年应届生身份派遣。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能在学信网核验岗位要求的相应学历层次的,可以按所学专业报考。

2.关于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要求

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的,需提供符合遴选岗位对应层次专业所要求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3.关于岗位条件中的年龄要求

岗位要求年龄具体见《铜鼓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岗位表》(附件1),岗位要求年龄为40周岁以下的,报考人员须为1984年6月30日后出生。其他年龄段要求,以此类推。

4.关于在编在岗工作时间的计算

所有岗位要求在编在岗工作满3年,计算时间截至2025年12月31日。

5、关于“中共党员”岗位要求

报考限“中共党员”的岗位,“中共预备党员”可以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供所在党支部出具的党员身份的证明,考察时将对入党档案材料进行复审。

6.关于《报名表》盖章要求

《铜鼓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报名表》(附件2)中“所在单位意见”“主管部门意见”栏,由报考人员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主要领导签署“同意报考”,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及主管部门党组(党委)章,若所盖公章为其他内设机构或下属单位公章的,均视为无效章。

7.关于诚信考试及报考要求

考生应按要求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证明等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如弄虚作假提供虚假材料,一经发现取消遴选资格,记入考生诚信档案,三年内不得参加铜鼓县各类遴选考试;进入考察环节后,无正当理由放弃的,记入考生诚信档案,三年内不得参加铜鼓县各类遴选考试。

三、报名及资格审查

本次遴选报名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进行。现场报名与资格审查一并进行。

(一)报名、资格审查

报名时间:2025年7月30日至2025年8月5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

报名地点:县人社局(行政综合大楼850室)。

报名须携带以下资料(核原件收复印件):

1.《铜鼓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报名表》(附件2);

2.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与报名表同底版1寸照片2张;

3.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学信网学历查询认证材料;

4.《诚信报考承诺书》(附件3);

5.近三年年度考核备案表复印件(应注明“此件系原件的复印件”、经办人签名、时间、党委(组)盖章);

6.岗位要求的其他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

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岗位报考条件,认真填写报名信息,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岗位,因报考人员自身原因导致不能在规定时间通过资格审查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承担。

(二)改报

本次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人员开考比例原则上为1:3,未达到开考比例的,经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可调整为1:2。对报名人数仍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岗位,则取消该岗位遴选计划,该岗位考生可以改报符合条件的其他岗位,被取消岗位的考生可于8月6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改报一次。

资格审查贯穿遴选全过程,对反映有不符合报考条件并查有实据的,取消遴选资格。

(三)领取笔试准考证

时间:2025年8月8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

地点:县人社局人事职称管理股(行政综合大楼827室)。

四、笔试

(一)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25年8月9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具体地点见笔试准考证。报考人员需持本人身份证、笔试准考证参加笔试。

(二)科目和内容。笔试考试科目为一门,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侧重考查考生政治理论水平、综合基础知识、写作能力等。不指定考试用书。

(三)确定入闱面试人员。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原则上按岗位遴选计划数与面试人数1:3的比例确定入闱面试人员,未达到开考比例的,经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可调整为1:2,确定入闱面试人员时,如遇末位同分,一并入闱面试。入闱面试人员名单在“铜鼓发布”微信公众号公布。

五、面试

(一)时间和地点:面试时间及具体地点见面试准考证。报考人员需持本人身份证、面试准考证参加面试。

(二)面试内容: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结构化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

六、总成绩计算办法

本次遴选总成绩:笔试占40%、面试占60%。总成绩采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七、体检和考察

根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公开遴选人数1:1比例确定参加体检的对象。考试总成绩相同者,按面试成绩的高低确定体检对象。

(一)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法律法规对体检项目和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体检时间另行安排。体检费用自理。

(二)考察。体检合格后。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以及遴选岗位匹配度进行全面考察,突出政治标准,深入考察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情况,重点考察政治理论学习情况、制度执行力、履职能力、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考察不合格者,取消遴选资格。

(三)递补。考察和体检阶段,拟遴选人员放弃遴选或体检不合格,按总成绩从高到低递补一次。

八、公示和办理相关手续

(一)公示。拟遴选人员将在“铜鼓发布”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对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取消遴选资格,不再递补。

(二)试用。公示期满,遴选单位对没有问题或反映问题不影响遴选的人员进行3个月等额试用。试用期内,不转移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

(三)办理手续。县人社局对试用期满且考核合格的人员,按有关程序及规定办理调动手续。

咨询电话:0795-8691021。




铜鼓县县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

工作人员领导小组

                 2025年7月28日

江西省水利厅厅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统一公开招聘拟聘人员公示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有关规定,现将我单位2025年统一公开招聘拟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如有问题,请向我单位或江西省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反映。

招聘单位

岗位

姓名

学历学位

毕业院校

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

工程技术岗1

万家钊

硕士研究生

武汉大学

李文欢

硕士研究生

南昌大学

工程技术岗2

童归豪

硕士研究生

河海大学

工程技术岗3

卢天胜

硕士研究生

华南理工大学

工程技术岗4

彭佳蕊

硕士研究生

厦门大学

江西省防汛信息中心

水利信息化建设岗

赵诗凡

硕士研究生

伦敦大学学院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岗

胡奇信

硕士研究生

长江大学

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

会计岗

李悦婷

大学本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基层水工岗

周浩强

大学本科

南昌工程学院

水质检测岗

兰翔宇

大学本科

电子科技大学

灌溉试验科研岗

廖奕航

硕士研究生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

综合管理岗

吴杰

大学本科

邢台学院

工程管理岗

胡世洁

硕士研究生

江西财经大学

招投标岗

朱浩远

大学本科

华东政法大学

水利岗

何嘉欣

大学本科

南昌工程学院

肖勇

大学本科

天津大学

计算机岗

万邓鑫

大学本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招聘单位

岗位

姓名

学历学位

毕业院校

江西省袁惠渠工程管理局

综合管理岗

冷文龙

硕士研究生

南昌大学

灌溉试验岗

徐文浩

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

物资储备仓库运营岗

刘恬宁

大学本科

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

新闻宣传岗

黄锦琪

硕士研究生

中央民族大学

公示时间:2025年7月29日-8月4日

受理电话:0791-88825686,88825536

来信地址及邮编: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西路68号江西省水利厅,330009

 

 

江西省水利厅

2025年7月29日

2025年南康区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编外人员公告

因工作需要,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南康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

一、招聘原则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招聘原则,严格招聘程序,通过公开考试招聘南康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

二、招聘计划

本次计划招聘43人。具体招聘岗位详见附件1。

三、招聘条件

(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4.热爱岗位工作,乐于奉献,责任心强,服从组织安排;

5.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任职条件、技能要求和身体条件;

6.具有招聘岗位所需要的其他资格条件(详见附件1)。

(二)下列人员不具备报考资格

1.曾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或公职的人员,以及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人员;

2.因醉驾、偷盗、涉黄、涉赌、涉毒、聚众斗殴、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受到行政处罚及以上处罚的人员;

3.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调查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尚未过所受处分影响期的人员;

4.现役军人;

5.在读的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在读的全日制在校生不能用已经取得的学历报考);

6.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7.在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中因严重违纪被取消考试资格,仍在禁考期内的人员;

8.因违法违纪被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辞退(解除聘用合同)、开除的;

9.被纳入南康人才集团招聘考试不诚信名单的人员;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招聘程序

本次按照网上报名→考试→体检→背景调查→公示聘用的程序进行,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一)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

2025年7月25日9:00至8月3日17:00

咨询电话:0797-6609669(工作日、工作时间)

2.报名方式:

本次招聘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报考人员可登录报名链接:https://www.nkrcjt.com/(南康人才集团官网)进行报考,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提交报名后,报考岗位将不能修改。

(1)操作步骤:考生应在报名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的报名网站进行注册报名,报考人员需牢记自己的账号。登录平台后,进入招聘中心模块,选择“南康区机关事业单位2025年公开招聘编外人员公告”报名专题,点击招聘岗位,选择所需报名的岗位进行报考。如实填写报名表(个人简历部分需完整填写从院校读书时至报名时的所有经历),填报信息必须完整真实,不得遗漏重要社会关系、当前所在单位等重要信息,并上传考生以下相关资料:

①本人近期(半年内)免冠正面证件照;

②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扫描件;

③毕业证书扫描件(高中毕业证遗失可上传毕业学校开具的相关证明);

④本科及以上的考生需上传相对应的学位证书;

⑤大专及以上的考生需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有效期内);

⑥岗位要求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2)报考注意事项:

①工作经验计算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

②25周岁及以下(即1999年7月25日以后出生);28周岁及以下(即1996年7月25日以后出生);35周岁及以下(即1989年7月25日以后出生);40周岁及以下(即1984年7月25日以后出生);

③岗位专业要求参考详见附件2:《南康区人才集团招聘专业条件设置指导目录》,若所学专业未列入目录但确与报考岗位要求相近的,请电话咨询0797-6609669(工作日、工作时间);

④岗位有工作经验要求的,可上传以下一种或多种证明材料:A.劳动合同:提供与工作单位签订的完整劳动合同,合同中应明确显示入职时间、离职时间(若在职则无需离职时间)、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等关键信息,并加盖工作单位公章;B.离职证明/在职证明:由原工作单位开具的离职证明,需包含姓名、身份证、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岗位等内容,并加盖单位公章,离职证明应表明离职原因,若是在职人员,需提供在职证明,注明在职岗位及入职时间,加盖单位公章;C.社保缴纳证明:可通过当地社保部门办事窗口或官方提供的线上打印渠道获取的社保缴纳明细,明细应能体现工作期间的社保缴纳情况,包括缴纳单位名称、缴纳时间等信息,能证明与工作单位存在劳动关系;D.工资发放记录:银行出具的工资流水明细,需显示工资发放单位、发放时间及金额,能证明在该单位有实际工作收入,同一单位的工资流水明细应大于6个月以上,能体现工作连续性;E.提供其他能够证明工作经验材料的,经审核通过后予以确认。

本次招聘报名与资格初审同时进行,并由各用人单位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复审,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资格审查不予通过,将电话告知具体不符合的原因,各位考生在报名后保持联系方式畅通。请考生认真阅读招聘公告,仔细对照所报岗位条件,不符合岗位条件者,请勿报名和参加考试;已参加考试的,成绩一律无效。期间任何电话咨询的答复结果不作为对考生资格审查的依据。

3.招聘计划调整规则:

本次考试不设开考比例。对于报考人数达不到计划招聘数的岗位,相应核减该岗位的招聘人数直至取消该岗位的招聘计划。岗位核减、取消情况将在南康人才集团官网及公众号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

4.笔试准考证打印:通过资格初审的考生可在8月7日9:00至8月8日22:00期间登录报名时进入的链接打印笔试准考证。

(二)考试

本次招聘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面试成绩占60%计算总成绩,成绩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尾数四舍五入。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1.笔试:笔试科目分为两类:综合能力测试、工程专业能力测试,具体岗位笔试科目详见附件1。主要测试报考人员适应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基本能力以及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试卷满分100分,笔试时间为120分钟。

综合能力测试笔试内容主要涵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科技人文、公文写作等方面;工程专业能力测试主要涵盖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实务技能(含算量软件、套价软件应用)、行业政策法规、案例分析应用等方面。

笔试时间:2025年8月9日。

笔试地点:南康区,具体地点见笔试准考证。

笔试成绩公布:2025年8月中下旬。

2.现场资格审查:

根据笔试成绩,按各岗位招聘计划数1:3的比例,分别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资格审查人员,同岗位末位笔试成绩同分者一并入闱资格审查。若某岗位参加笔试的实际人数未达到1:3的比例,该岗位所有参加笔试的考生均进入资格审查。

入闱资格审查名单将在南康人才集团官网及公众号公布,入闱考生须按照入闱公告要求的现场资格审查时间、地点,持相关材料(具体材料要求见入闱公告)原件和复印件进行现场资格审查。

针对有身高视力等特殊要求的岗位,将统一组织入闱考生进行身体条件初检,重点核查身高、裸眼视力及色觉(非色盲非色弱)及听力等指标是否符合报考岗位要求。报考人员对所提交的信息和材料真实性负责,资格审查中,对不符合身体条件或报考条件的考生,取消其面试资格。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含聘用后的试用期内),一经查实条件不符或弄虚作假者,即取消面试资格和聘用资格,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3.递补和确定面试人员:对取消或放弃资格审查产生的面试人员空缺,从本岗位未入闱人员中按笔试成绩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递补,请各位考生在成绩公布后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因提供不准确信息导致无法联系上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递补人员须通过资格审查后方能参加面试,无人可递补时,将组织现有入闱人员面试。面试当天放弃的不予递补。

4.面试:面试公告及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将在南康人才集团官网及公众号公布。面试人员根据面试公告要求打印面试准考证,并按照准考证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面试。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应变能力和举止仪表等,面试总分100分。

报考同一岗位的考生,如在不同面试考场面试,该岗位考生最终面试成绩为按修正系数计算后的成绩。计算公式为:考生最终面试成绩=本面试考场得分×同一岗位各考场所有考生平均分/同一岗位本面试考场所有考生平均分。(计算时去除畸低分50以下,畸高分90分及以上)。

(三)体检和背景调查  

1.体检:面试结束后,根据考试总成绩,按招聘计划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人员(面试成绩70分以下者取消入闱资格)。考试总成绩相同者,取面试高分者。仅参加了笔试的考生,不计算考试总成绩,不进入体检、背景调查环节。

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背景调查:主要核查考生个人信息真实性、社会信用状况以及有无违法违纪等方面情况,并由各用人单位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复审。

3.递补:体检和背景调查阶段,出现拟聘用人员自愿放弃聘用资格或体检不合格、背景调查未通过等情形的,取消其拟聘用资格,出现空缺时,根据招聘单位实际需要决定是否进行递补,递补时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延递补。

(四)公示和聘用

体检、背景调查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在南康人才集团官网及公众号公示5个工作日。有异议经查属实的,取消聘用资格,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各用人单位按规定程序办理聘用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经试用期考核合格,聘用人员薪酬待遇按照相关文件执行发放。

五、考试纪律与不诚信管理

本次招聘考试不收取考生报名费,为维护考试秩序、合理利用资源,对以下行为纳入不诚信名单管理,被列入不诚信名单的考生,三年内不得报名参加南康人才集团组织的各类招聘考试。具体规定如下:

1.不诚信报考处理:考生在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等环节中提交虚假材料(如伪造学历、工作经历、资格证书等)或隐瞒重要信息的(含提供不真实信息),一经查实,直接取消报考资格,并纳入不诚信名单管理。

2.无故缺考处理:考生提交报名后,无正当理由未参加笔试的,视为浪费考试资源,将被纳入不诚信名单管理。

3.中途环节放弃处理:通过笔试且资格审查合格进入面试,考生因个人原因单方面放弃面试、体检、背景调查、聘用等任一后续环节的,同样纳入不诚信名单管理。

4.补充说明:因不可抗力(如突发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无法参加考试或其他环节的,需在该环节开始前24小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至指定邮箱(nkrcjt6666216@163.com),经南康人才集团审核确认后,可免于不诚信处理。请考生谨慎报考,珍惜考试机会,诚信应考。

六、纪律监督

本次招聘工作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保障招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监督电话:0797-6608506。

本公告未尽事宜按有关规定执行。



2025年新余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优秀青年人才(研究生)公告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优化我市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现将2025年新余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优秀青年人才(研究生)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

本次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共41名(含博士岗位10个),其中市直19名、高新区2名、渝水区9名、分宜县11名。具体招聘岗位及要求详见《附件1:2025年新余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优秀青年人才(研究生)岗位表》(以下简称《岗位表》)。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任职资格、职业资格、技能要求和身体条件;

5.具备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不得报考的情形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3.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调查的人员,尚未解除党纪、政务等处分的人员;

4.在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国家考试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尚在禁考期内的人员;

5.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6.现役军人;

7.在读的普通高校全日制非2025届毕业生(在读的全日制非2025届毕业生不能用已经取得的学历报考);

8.考生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所列情形的岗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

9.有服务期要求且仍在服务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

10.2025年以来入闱我市事业单位各类公开招聘(引进)考试体检环节后,自行放弃的人员;

11.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

(三)报考注意事项

详见《2025年新余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优秀青年人才(研究生)报考指南》(以下简称《报考指南》)。

三、报名

(一)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25年7月28日9:00起至2025年8月6日16:00。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新余市人事考试网(http://0790.jxpta.com或https://pta.jxhrss.gov.cn/#/login)报名。网上报名时,报名考生需按要求如实填写个人报考信息,并上传考生本人近期(6个月以内)电子照片(半身免冠正面证件照,白底彩色)。本次报名免缴费,确认信息后即报名成功。

本次招聘实行诚信报考制度,招聘单位不进行网上资格初审。每人限报1个岗位,重复报名无效。无人报名的岗位自动核减。请考生仔细对照所报岗位条件,不符合岗位条件者,请勿报名和参加考试;已参加考试的,成绩一律无效。

考生网上报名时所填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务必准确且保持电话畅通,否则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四、考试考核

招聘博士研究生的岗位采取直接面试的方式考核。其余岗位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新余市融媒体中心岗位需加试英语。

(一)笔试

笔试由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组织实施。

1.笔试时间为8月10日。具体时间及地点详见笔试准考证。

2.考试内容。笔试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合订本,满分100分。笔试时长共2个小时。

3.笔试最低分数线。本次笔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考生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的,方可进入下一招聘环节。

(二)确定入闱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有关事项详见《报考指南》。

在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人员中,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岗位招聘人数以1:3的比例确定入闱资格审查人员(市融媒体中心岗位招聘人数以1:9的比例确定入闱加试人员)。末位同分者一并入闱。招聘人数与入闱资格审查人数之比未达1:3(市融媒体中心岗位1:9)的,将组织本岗位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所有人员面试(加试)。

(三)面试

1.面试时间:2025年8月16日。具体时间详见面试准考证。

2.面试由市人社局统一组织,面试具体时间及地点见面试准考证。除市融媒体中心岗位外均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面试总分为100分,不论是否存在竞争关系的考生最终面试成绩须达到70分及以上,方可入闱下一环节。

3.市融媒体中心岗位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加试英语相结合的方式,结构化面试和英语加试满分均为100分。结构化面试合格线为70分,英语加试合格线为60分。加试时间8月17日,具体时间及地点招聘单位另行通知。

(四)总成绩计算办法

1.招聘博士研究生的岗位面试成绩即为总成绩,满分100分。

2.其余岗位笔试和面试成绩各占50%,总成绩计算办法为:考生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3.市融媒体中心岗位考生总成绩=笔试成绩×50%+结构化面试成绩×25%+英语加试成绩×25%。

总成绩采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面试、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两项成绩均相同的,按加试成绩确定(未加试的单位另行加试)。

五、体检、考察、公示、聘用

1.体检。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岗位招聘计划数与考生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员。参照公务员体检标准执行。

2.考察。招聘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体检合格者进行考察,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学习和工作表现、职位匹配度以及需要回避等方面情况。

3.公示。对考察合格的拟聘用人员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

4.聘用。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人员,办理聘用备案、上编等手续。一经聘用,服务期不得低于5周年。

5.其他。面试后如因考生自动放弃或体检、考察环节不合格产生的招聘岗位空缺,可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递补一次,公示后不再递补。

6.考生服务:参加笔试、面试的外地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可凭准考证等材料通过登录“新余市高层次人才云平台”微信小程序,选择“人才驿站”在线申请免费入住。

7.考生体检后放弃的,三年内不得参加新余市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

咨询电话:招聘单位咨询电话详见《岗位信息表》。

市人社局:0790-6736011。


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24日